2016年初教育部发布了 《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明确提到:研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阶段各实施一次,原则上小学阶段2天1夜,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实施;初中阶段3天2夜,在初中一或二年级实施;高中阶段4天3夜,在高中一或二年级实施。学校可根据教学计划,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
中小学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体,我国的中小学生占人口总数的 20%,据统计 2015 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 1.4 亿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 4037.69 万人,如果研学旅行全面展开,将是中国最大的游客群体,市场规模将达 300 亿。加上“二胎政策”的间接影响,未来5年还将保持30%到50%的复合增速,未来发展前景惊人。
△图表源自中商情报网
据业内人士透露,传统旅游业的毛利率大约10个点以内,但是通过融入教育元素,形成差异化竞争,就可以把毛利率提高到20-30个点。以北京市举例,北京市教委官网显示,截止2016年8月北京市中小学校1683所,在校学生约120万人,依据北京市教委规定每个学生每年享有的研学旅行项目预算约200元,学生家长补贴约400元,加上当天旅游配套服务的份额,仅北京市以学校为单位组织的学期内研学旅行市场份额达10亿。
研学旅行的推进,对于教育行业和旅游行业发展是全新的机遇。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商品,研学旅行是在为孩子提供教育成长价值。对于孩子来说,每一次经历都是在学习,都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
当业内从业者都在为百亿元规模的研学市场激动时,研学君要特别提醒一句:设计研学旅行产品,必须首先考虑是否对孩子有帮助,是否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丰富见识。
从长期来看,如果只关注研学旅行这个细分市场到底能赚多少钱,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注定不会成功,即便成功也是短暂的。互联网时代,优质的产品藏不住,劣质的产品也隐藏不了缺点,就像电商产品一样,只要产品足够优质,总有人愿意为你做宣传,反之则亦然。
就市场竞争而言,众多企业的加入加快了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的进程,跨界融合是研学必然趋势。当一个新的“概念”形成,企业家们蜂拥而至属正常现象。目前,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教育企业等都争相抢滩布局研学游学市场,行业的庞杂更是加剧了行业竞争的无序性。
△图表源自中商情报网
目前,研学旅行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优质的研学课程,是市场的硬性需求,除去一些专业化机构开发的研学产品外,大部分“研学”产品偏向于旅游属性。
显然,“重旅轻学”的“研学”产品是与国家政策方向相悖的,这类产品不利于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通晓国家政策的方向下,与教育领域专业人士共同打造研学产品,通过政府监督、学校和教育或者旅游企业的三方协作,标准化产品设计流程,规范化产品落地实施,才能确保该产品在市场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育下一代,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我们研学业内人不但要延续公民责任,更要履行作为研学业内人的责任。无论是在课程开发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要将旅游和教育完全结合,确保每个参与活动的孩子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对于研学业内从业者来说,这并非硬性指标,也无从考量,但应作为服务客户的目标。只有这般不断的坚持,才能享受良好口碑口口相传所带来的广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