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二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开幕之际
第二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于10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500余位营地教育专家、校内外教育机构创始人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将通过全球专家的精彩分享,深入了解全球营地教育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并对中国营地教育的模式、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深入交流。
值此大会开幕之际,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就中国营地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世界营地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专访了中国营地教育联盟首任主席、启行营地教育创始人赵蔚女士。
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上,国际营地联盟授予赵蔚女士为推动营地教育在中国发展特殊贡献奖。顾宏/摄
第二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部分参会代表合影留念。顾宏/摄
营地的本质是没有围墙的学校
[营地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促进作用。营地教育已成为不可或缺甚至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
记者:2012年您创建启行营地教育中心时,曾提出“营地的本质是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边界的教育”理念。之后,您又大胆把国际营地教育体系引入中国。在您看来,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什么关系?它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
赵蔚:我从2012年亲身实践营地教育至今,一直在思考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我认为,营地教育首先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大多数,需要优先解决国家教育公平的问题。营地教育则可以协助抵达一部分学校教育无法覆盖到的群体需求,协助教育公平的实现。相对于家庭教育的家庭化和个体化,营地教育最大的价值是构建一个以信任为纽带的亲善社区,帮助家庭更好地进行代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从而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个性化、系统化。
其次,营地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催化剂”。学校教育因为是体制化的教育,一方面有体制化的优点,另一方面在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社会变化上仍相对滞后。家庭教育虽然相对更个性化、更自由,但也面临着专业程度不足的困境。营地教育则是根植于社会的教育方式,它兼顾了教育的体系化和专业性,可以很好地把学校教育的成果,比如系统性的知识习得等,通过营会进行内化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能力。营地教育也可以通过专业性的教育手段,帮助家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如社交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等。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下,被认可,被表扬的往往是一些成绩好的孩子,而另外有一些孩子,他们有想法、有创造力,很多时候却被忽视。而在营地教育里,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特质,都能够在我们所设计的活动里发挥或者挖掘自己的特长 。
第三,营地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将引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营地教育汇集了全球范围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经常会参照一些影响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行教学设计,比如环境保护、族群融合、科技发展等。一方面营地教育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实践成果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借鉴。另一方面,营地教育正引领家庭教育更好地关注社会发展,也帮助培养孩子们的社会担当。
营地教育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营地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甚至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了,其意义还需要更系统的进行阐释。
营地教育是系统化的体验式教育
[营地教育通过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全面促进青少年的能力发展,系统化、有针对性地提升其综合能力。]
记者:营地教育与传统的夏令营和户外教育有何不同?
赵蔚:和传统的夏令营相比,营地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更专注于教育本身。传统的夏令营更多是主题式的,强调在主题夏令营中帮助孩子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多是“向外求”。户外教育则更多强调以户外运动的形式促进体育、生存技能的掌握,强调磨砺心智,培养性格。
营地教育则是系统化的体验式教育,通过项目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促进能力发展,系统化、针对性地提升综合能力,因此更多是“向内求”,强调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营地教育会借鉴户外教育的形式和特点,在兼顾体育、生存技能训练、心智性格的养成外,还更多强调要系统性地思考教育目的,通过不同的营地教育项目主题,把户外教育的成果落地,内置到日常的教育生活中。
营地教育还具有心理康复或心理治疗的独特价值。俄罗斯的“小鹰”国家营地曾在中国汶川地震后,曾接待了100多名灾区儿童,并在当地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康复性疗养。在这里,营地教育构建了一个友善、安全的社区,通过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一方面为受灾的孩子们提供一个近似于日常生活的“拟情景”,这对灾后孩子的心理干预起到了重要的正面作用。另一方面,则通过有趣、有意义的教育、交流活动,让孩子们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更多可能,帮助孩子赋予其生活更多的意义。
记者:从国际上看,营地教育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您看来,今天的营地教育是否正肩负与过去不同的使命?
赵蔚:营地教育是根植于社会的教育方式。之所以营地教育能有150年的历史,就是因为营地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是能适应不同的社会发展的。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地教育。今天的营地教育肩负着当今的时代使命。一方面,营地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始终肩负着教育本身的使命:促进人的发展。这是不变的,永恒的。另一方面,在中国当下的教育改革中,营地教育也肩负着参与中国教育改革,提供社会化教育实践经验和探讨社会化教育改革方向的历史使命。
国际营地教育发展正呈现三种新趋势
[国际营地教育正呈现三种新趋势:一是营地教育跨文化、跨学科程度加强;二是科学技术的灵活应用;三是生态化思考的程度加深。]
记者:营地教育属于完全的市场行为吗?政府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赵蔚:教育本质上是公益的一种实现路径,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协力完成。营地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不能仅把它理解成完全的市场行为。教育部曾和中国福利基金会一起发起“蒲公英”计划,该计划就是从中国福利彩票基金中拿出45亿,在全国建立150个青少年营地,这说明政府对于营地教育本质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
营地教育在实践中是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行为高效配置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还要依托社会资源进行广泛合作。以启行为例,我们依托启行青年发展基金会,发动公益慈善的力量进行教育理念、政策环境、学术研究上的探索,依托启行营地发展中心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优化、行业师资培养,依托启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营地经营、提供营会服务。在营地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还广泛与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合作,向学校提供大量非营利性的师资培训、教育咨询服务。如果只是单一依靠完全的市场行为,营地教育将举步维艰。
在营地教育实践中,政府可以说即是领导者也是监管者,同时也是合作者。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政策方针来引导营地教育的发展,帮助营地教育积极参与到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规范营地教育产业的发展,规避由于过快发展产生的种种问题。
记者:发展到今天,国际营地教育有哪些新趋势?
赵蔚:国际营地教育的发展目前有三个新趋势:一是营地教育跨文化、跨学科程度加强。随着国际一体化、人才发展需求多元化,传统的营地教育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下青少年的发展,只有跨文化、跨学科的营地教育才能提供教育综合解决方案。二是科学技术的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改变整个教育业态。如何让科技更好的帮助教育实现育人目标,是营地教育探讨的重要议题。三是生态化思考的程度加深。营地教育不是单独的教育形态,营地教育的成果输出可以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促进教育生态的优化。此外,以营地教育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让青少年有目的地玩和深度探索自己
[营会整个过程就是孩子们体验式学习的过程,通过设定主题和目标,引导孩子们积极“玩耍”,深度探索自己的同时,也在学习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记者:营地教育强调体验式学习,它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让青少年“有目的地玩、深度探索自己”?
赵蔚:举例来说,启行有一个品牌营会——U-motion国际青年营,为了做好这个营会,首先我们从营地环境上深入评估,尽责考察营地的安全性、创意性以及教学设施的完备性。最终,我们选择了世界联合学院(UWC)中国常熟校区作为2016年U-motion的主营地。其次,我们调集全球资源保障营地师资。这都是为体验式学习打基础,协调软硬件创造一个良好的体验式学习的环境。
在课程主题上,我们大胆选择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的社会议题。在营会中,我们带领营员和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共跳广场舞,通过共情帮助孩子融入社区。然后,我们带领营员深入村庄,进入村民家中调研,和他们攀谈,观察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关切。这个调研也是孩子们探索自己兴趣领域的过程。当明确了社区需求和自我需求之后,精彩的“玩”进一步揭开了序幕——营员们组建团队进行了激烈的头脑风暴,根据头脑风暴的成果,孩子们再度深入调研、高效分工,充分发挥自身所长,设计出令人振奋的、可用于解决当地社区实际问题的方案和产品。营会整个过程就是孩子们体验式学习的过程,通过设定主题和目标,引导孩子们积极“玩耍”,深度探索自己的同时,也在学习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
中国将是营地教育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高的国家
[中国营地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成长性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当下更好地实践营地教育,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课题。]
记者:相关专家预测,中国将是营地教育行业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高的国家。您怎么看?
赵蔚:中国营地教育起步较晚,启行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探索营地教育的专业机构。在从事营地教育实践的这几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的机构和同仁开始在营地教育领域发力。营地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在目前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口结构调整的历史进程中,以及中国前所未有的城镇化浪潮里,中国营地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成长性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如何在快速发展、高成长性的当下更好地实践营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课题。
记者:当前正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到营地教育中。开展营地教育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赵蔚:营地教育离不开优质的营地建设,营地的安全性、创新性,其教学功能、美育功能是否达标等,这些都是开展营地教育的基础性问题。我们在北戴河做的营地是邀请国内顶尖建筑设计师团队进行充分论证后设计完工的,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对建材的环保性要求很高,在每个细节都注意了美育功能的充分浸入。
其次,有没有一个由合格营地导师组成的师资团队,是保证营地教育质量的关键。启行从设立起就非常注意营地导师的培养,坚持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导师培训,已经形成了一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在地导师团队。
最后,营地教育需要一队高水平的营会运营管理团队。营会是专注于服务人的系统工作,需要高度灵活但非常严谨的管理服务。管理团队是否成熟也会影响营地教育的落地开展。
课程研发是营地教育持续成功的关键
[任何教育都离不开系统化的研究,营地教育能否成功的核心,就是能否有一批深谙营地教育理念的导师,用系统化的营地教育课程进行营地教育活动。]
记者:启行为何投入很大的精力做营地教育课程研发工作?在课程研发中,你们遵循的核心价值和特色是什么?
赵蔚:启行认为,任何教育都离不开系统化的研究,营地教育能否成功的核心,就是能否有一批深谙营地教育理念的导师,用系统化的营地教育课程进行营地教育活动。启行做营地教育课程研发,一是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二是希望通过研发投入,引导更多有志于从事营地教育的机构,重视营地教育课程在整个营地教育里的核心作用,从而一起来创造性的提供更多课程解决方案。另外,启行也希望通过自身课程研发的尝试,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在课程研发中,我们遵循的核心价值是“正直、担当、友善、专业”。这是我们对教育本身以及教育目的得理解。我们认为课程设计不单单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价值观的问题。能否在课程研发中体现“正直”的品性,决定了课程研发会不会被过度强调其工具价值,一套好的课程也必然能让使用其课程的导师、学生勇于担当,并引发其人性中的友善。
除此之外,我们非常看重研发的专业度。教育往大里说是事关国家社稷,往小里说是关乎人生福祉。教育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高度专业化了,营地教育课程因为需要调集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共同研发,则更为重视其专业度,这也绝对不是随便什么人或机构就可以做的。
在特色方面,启行非常注重国际化课程的在地性研发。比如刚才举例的U-motion,其营员来自于全球几十个国家,导师也是由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优秀导师组成。但是在前期研发课程时,我们更多的是根植于常熟当地的社会生态进行研发,而不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或者直接“洋为中用”、潦草行事。这也是我们一直非常引以自豪的。
学校对营地教育有更专业化的需求
[许多学校希望通过对营地教育课程进行系统的引进,提升师资培训水平,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优化升级。]
记者:学校对营地教育课程的需求和家长有何不同?针对学校的师资培训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赵蔚:我们从2009年起就通过基金会广泛与学校合作,探索如何为学校提供更适合学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从2011年起,我们开始为学校提供专门的营地教育课程和师资培训。从实践来看,学校因为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其需求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
许多学校希望通过对营地教育课程系统的引进,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优化升级。有些走在前沿的学校还希望能通过对营地教育课程及教学方法的引进,助力自身的教育实验、教学改革。
学校对师资培训的考虑,也多是希望既有师资通过对体验式、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学习,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也能促进学校自身的教学管理。而学生父母更多的是希望接触到更前沿实用的教育理念,学习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偏重于学生个性化的教育。
针对学校的师资培训主要是体验式学习培训与专项培训。例如,自2015年暑期开始,启行连续为实验二小提供了6场体验式学习第一阶段的培训,2016年初,启行曾为北京实验二小提供了2场体验式学习第二阶段——项目学习的培训,之后将完成体验式学习第三个阶段——服务学习的培训。一年的观察评估证明,经过这三个阶段的进阶式培训,教师可以设计出多元化体验式课堂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并提高、内化学生可转移的综合能力。
记者:启行营地教育对于未来有哪些发展规划?
赵蔚:启行未来的营地教育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地建设、营地课程研发、营地导师培训和适合营地教育的运营管理。在营地建设方面,我们未来打算在中国及海外建立5-8家符合营地教育标准的营地,进一步扩大启行营地服务辐射的地域范围。依托启行教育营地发展中心、启行青年发展基金,我们会加大对营地教育政策学术研究、营地课程研发、营地导师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探索营地教育前沿理论和实际落地,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建设性帮助。在营地教育的运营管理方面,我们也在和众多商业机构合作,探索一种适合中国营地教育发展的管理模式,希望能进一步促进中国营地产业的完善。(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