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而言,在让孩子参加营地教育之前迫切需要做的是充分认识这种教育方式,再结合孩子身心发育特点和实际需求引导他们参加营地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最缺少什么能力或素养,最需要在哪方面去拓展和提升,以及在哪些方面有兴趣。
只有首先想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审慎地选择有良好教育理念、资质、信誉的组织方,进而使他们在跨文化沟通能力、领导力、生存能力、服务精神等方面得以发展在“身、心、灵、脑”上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从而收获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成长。
反之,假如抱着“出去转转看看玩玩”的想法盲目更风,不弄清孩子需要锻炼和开发的内容,那么走马观之后除了浪费资金和时间以外,孩子还会错失身心发展良机。同样,如果参加营地教育的目的是获取一纸证书,对孩子是否获得成长并不太在意,这无疑是远离了营地教育的初衷,实在是不可取。
从社会营地教育机构角度来讲,如今越来越多人的打着营地教育的旗号,开设各种活动、夏冬令营,用低价招揽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孩子参加其活动,营地活动中并未对孩子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分享。
有的机构为了客源,对家长的任何要求都满足,丢失了营地教育的本源;而有的家长习惯于“呵护备至”,关注一日三餐,频打电话,干扰营地工作,让活动主旨大打折扣。营地教育并非是让孩子走走形式、玩的开心而已,而是真正的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老师的观察引导,达到锻炼孩子、补充孩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