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然教育课程发展来自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发」、「互动」及「体验」为理念,强调学生是自发主动的学习者。自发、互动及体验的课程目标,除了成就每一位学习者外,更希望能启发成为主动学习者,希望通过正向多元的体验,建立学习者正确的价值观,能尊重多元文化及自然环境并展现与环境共生的智慧。我们经常将自然导览与环境解说混合使用。现场解说人员更容易将教育、导览与环境解说三者混为一谈。「导览」常用于博物馆、美术馆等类型的地方;「环境解说」常用于动物园、植物园、国家公园等处;而「教育」则较常在教室中或教育现场中运用。我们从自然教育的角度阐述,希望能更清楚说明其间的差异,而不是以领域划分,来说明导览、环境解说及教育之间的差异。从导览的英文docent 来看,docent在德国被用作是大学里有权利教学的人(如教授、讲师),docent源自于拉丁语docēns,为docēre的现在分词,即教学、说明。导览是一种辅导观众参观的方式,引导参观者认识博物馆展示意义。其主要是引导参观者进入学习和休闲的辅助文字、资料、标示说明,视听媒体、电脑显示屏幕和专业引导参观讲解等;是借助媒体传达沟通的一种教育性活动,由媒介让信息的传递者与接受者互动,目的在于通过实践、第一手的经验和解说媒体来展示其意义与关系。导览的媒体传达可以用在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博物馆、动植物园、生态旅游等类似服务。导览呈现方式因展品内容不同而产生差异,呈现方式也有所区别。同一个展览或活动因不同的导览员带领讲解,内容和重点会因人而异。导览员「如何说」、「说什么」、「怎么说」通常无制式规定;能否表达得清楚又吸引人,就看导览者个人学识、表达能力和事前的准备充分与否。因此,「导览」可以说是一种对展示品或生态旅游诠释过程。在自然教育中,导览是一种辅助参与者参观浏览的方式,在参与者与被导览物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由各种媒介(如:辅助文字资料、标示说明、视听媒体、视频和专业人员等)引导或传达,让学习者能充分了解,获得更丰富的信息,达到自然教育目的。在环境解说发展历程中,不同的学者对解说形成不同的理解。其定义来自美国的环境解说之父Freeman Tilden的论述,他认为:「解说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项通过原真事物、亲身体验以及展示媒体来揭示事物内在意义与相互联系的教育活动。」 Tilden认为:「真正的解说者不应该停留在任何字典的解释上,解说是对事实陈述的揭示。」另一方面, Tilden认为解说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要素:2 、解说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含义和关系,而非现象描述;环境解说是一种信息传递服务,目的在告知及取悦游客并阐释现象背后代表的涵义,借助相关信息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与好奇,同时又不偏离中心主题,激励学习者对所描述事物产生新的见解与热诚。解说服务除了能增进 学习者对自然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了解外,更能启发其对保育资源与维护环境的信念与行动,因而被视为是有效的资源管理工具之一。解说除了是一种服务外也是一种管理与沟通,或是营销宣传的重要渠道。在解说人员的培训课程中,通常以三角形的三个点来比喻解说服务的三个要素:经营的管理机构、游客或观众、资源或解说的主体。环境解说具有引导的功能,使游客对景点历史与环境有完整认知;同时,解说也具有鼓舞人心的功能,帮助游客对事物有新的了解与认识并激发内心情感。解说员除了担负带队责任、替游客解决各种难题外,更应进一步引领游客去体验自然环境与欣赏文化环境,而后能爱护自然环境及保护文化环境。这个角色的功能就服务性质来讲应该是多元性的。环境解说所担任的角色还是以「协助」、「启发」为主。学习者在博物馆或名胜古迹等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可以通过环境解说协助来唤起过去的回忆。学习者参与解说服务中在面对古迹的真实性,由解说服务阐述街道、遗迹或物品背后的意义与过去历史时,更容易引起学习者回想到过去的时光,或对古迹历史更具有想像空间,并且模拟当时的生活状况。解说在遗迹中扮演一个提供历史答案的重要角色,使学习者更加了解景点的历史脉络。因此,学习者在知觉真实性的同时,若能通过解说人员的详细解说可以进入怀旧的情境。另一方面,环境解说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很多文献中都曾提到解说和教育的关系。从遗产环境来定义解说:解说就是要将遗产的意义传达给人们。环境解说也是一种由经验与说明及运用媒介了解其意义的教育活动。环境解说对解说者而言是一种教育过程;对学习者为主动学习,又因为解说的发生往往在特殊场地,而不是坐在学校教室里听课,所以也称为非正式学习。解说具有六大功能:包含信息、引导、教育、娱乐、倡导、鼓舞人心等功能。在教育功能上,通过解说可让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年龄层的学习者与展品间发生互动、产生催化作用,除了可以得到正确的信息外还能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并引导后续学习。环境解说目的是要让学习者在认知、情意和技能上有所收获,所以从事解说者,必须有充分认识、学习与沟通的理论和技巧,了解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以及不同行业的经验、态度和习性,掌握对象学习新的知识或新技能的吸收能力,这才算是成功的解说。解说员就像是一位让人着迷的吹笛手,带领观众轻松地进入一个新奇又迷人的世界,一个他们的感官过去从未穿透的地方。环境解是一种类似的教育活动,但与学校教育不同,除了信息传达外、更重于启发。通过环境解说与自然教育的介入,使得环境、生态、文化、历史等各个与人相关的层面都产生连接,所以解说不仅有助于使学习者沉浸在自然与历史中,提升愉悦的游憩经验,也可以让人在精神上有更深层的体验。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斯宾塞也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准备」。《教育概论》一书提到教育的英文为Education ,拉丁文为Educatio;另外英文中的Educare,拉丁文为Educare,意思为培养或养成,字源为Educere。教育内涵关注重点为养育、引出、发展等过程或功能,定义为教育规范性定义。在自然教育中,自然教育是借实地观察或体验探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及各物种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目的在帮助学习者认识自然界生命与环境进而产生环境关怀。一般自然资源管理机构把自然教育工作归纳于解说服务中,因教育并非这些机构主要职责,解说虽具有教育功能,但主要为自然资源管理机构为达成资源管理目的工具之一。近年来解说服务盛行,主要是工业革命后休闲时间增加,户外游憩活动受重视。游憩活动的增加对自然资源造成冲击,为保育资源及增进游客游憩体验,环境解说自然成为沟通及有效管理资源工具。因此,解说服务常以展示、出版或人员解说等媒体提供人们认知、欣赏自然。在自然教育的活动中─导览、环境解说及教育,三者像一个光谱各司其职:导览做的是初阶引领,着重在于辅助聆听或讲述,使学习者能理解;环境解说除了具备导览内涵外,能更深层启发学习者兴趣,并与学习者之间 通过活动或讨论产生更紧密的「互动关系」,进而让学习者主动在户外进行学习,主动搜集与学习新的知识;教育则是将正确的信息,通过教育方式让学习者理解。导览、环境解说和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公众认知与价值观。因此,在自然教育中运用导览、环境解说与教育,可以达到一下目标:1 、在自然教育中,通过导览、环境解说与教育可以让 学习者有更好的体验及感受,进而达到人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产生关怀环境的行为。2 、在自然教育中,通过导览、环境解说与教育,让学习者产生保护自然与文化环境的觉知,甚至愿意后续进行数据搜集与学习。3 、在自然教育中,通过导览、环境解说与教育,使能了解所在地资源及环境的珍贵性、重要性,进而关怀当地社区或公众,主动能进行后续维护及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