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多的应该去参加实践,从实践中去增长外在本领,提高内在心智。只有不断地行走在路上,才能获取更多,进步更多。
当下,学校已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渠道,书本也不是孩子们唯一的学习资源,随着这些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多的教育模式与学习方式被家长接受。营地教育就是近些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
很多家长对营地教育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在营地里就是游玩和做游戏。
事实真的这样吗?
关于营地教育
营地教育起源于西方,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已经影响了全世界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在部分国家,营地教育已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据统计,美国约有1.5万个营地,年有逾1000万美国儿童和青少年、100万成年人参加营地活动。俄罗斯是拥有全世界营地数量最多的国家,营地达55000个,75%的学生都会参加营地教育。澳大利亚拥有900个营地,特色是与学校教育联系紧密,政府立法规定学校必须组织每位学生每年参加一周营地活动。
区别于书本阅览和讲堂教学,营地教育偏重让孩子在体会中达到必定目标,完结自我认知,收获身体和心灵的双层生长,其间有着更多的教育意味,因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看与学,更不是简单地将讲堂搬到营地。
营地教育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在营地中,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
营地教育,让孩子学会独立
参加营地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极佳方式。在营地期间,没有家长每天提醒孩子叠被子、刷牙、吃健康的食物等等。在孩子离开父母的期间,所有的事情他们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在参加营地教育回去以后变得独立和自立了。
营地教育,帮助孩子发现和发展兴趣
营地教育会迫使孩子们离开他们舒适的家,让他们接受新的事物。孩子可能一开始对这些不熟悉,但是孩子们接触新事情的过程中,会慢慢发现他们新的爱好和兴趣所在。可以找到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有利于培养兴趣,发展他们的特长。
营地教育,提升孩子的眼界和自理能力
营地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让孩子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以及营地的集体生活,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而有活力,提升孩子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领导能力......一些体能活动,还会对增强孩子体质和品格塑造方面有很大帮助。
营地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参加寄宿制营地是具有挑战性的。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不得不走出原来固定的社交圈,去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一个好的营地会为孩子们提供很多的社交机会。孩子们会跟其他人进行团队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将会学会沟通、学分共享、学会包容忍耐。
在营地中孩子学会如何做选择
他们需要自己决定我午饭该吃什么?我是去游泳还是去打排球?我是该选择住上铺还是下铺?在营地中,孩子每天都需要自己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