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好的教育,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一百多年来,营地教育一直在改变着美国人的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尤其是那些在传统教育体系中挣扎的孩子们。
营地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形象中的一块拼图,曾为几代人留下一生难忘的回忆。
当孩子们从营地回到家中,他们会和父母分享在营地活动中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从陌生到初步了解再到慢慢熟悉,最后成为朋友,这一过程往往是孩子们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他们会兴奋地谈论他们过去几周的各种冒险和体验,那时他们可能还不知道,在营地课堂中学到了好多使他们受益一生的东西……
营地教育是区别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创新教育形式,营地生活充满乐趣和激情,有些家长担心它会让孩子“玩物丧志”,与常规的教育方式发生冲突,其实恰恰相反,优秀的营地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没有围墙的学校”是对营地教育形态非常好的概括:
“没有围墙”打破了学校固有场所的局限性,体现了营地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学校”又没有脱离教育教书育人的本质。
但营地要学的,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更多的是接触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对于孩子们的个人成长、心理成熟起着重要作用。
营地,是一个解放孩子天性的环境。在营地里,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重新回到真实的世界,拥有真实的同伴、活动以及情感。孩子们可以感受集体生活的氛围,成为独立面对生活的小能手,通过参与项目达到学习的目的。
有的项目是自我挑战型的,有的项目是需要团队合作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营地天然的包容性,让孩子们在遇到问题后去尝试努力解决,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地生活,让孩子学会遵守作息规律、养成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出发;在一个景点停留多长时间;晚上一起讨论、学习,针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或任务,团队成员要如何默契配合、分工合作……
而这些“项目制学习”都是在祖国的美好河山间、在愉快的行程中完成的,这些,就是营地教育“寓教于乐”的意义……